南巷清风 > 其他类型 > 知否:我,异姓王,明兰舅父 > 第一百五十四章:王安石,《上皇帝万言书》

第一百五十四章:王安石,《上皇帝万言书》(1 / 2)

卫渊与燕达依旧保持沉默。

韩章等一众大臣,陆续推荐了几名臣子,都比较年轻。

比如那范纯仁,乃是范文正公之子。

还有苏澈,出身苏家,还有海家与几名嘉佑二年的进士。

那些人,都被视为‘清流’。

不过,赵祯却并不满意,

“自古以来,人才难得,尤其是改革进取之才。”

“范纯仁守成有余,但进取不足。”

“朕这里,倒是有个人选,可为吏部尚书。”

随着大案落幕,朝中的确急缺人手。

但赵祯兴大狱目的之一,就是要打压韩章一党,怎么可能,还会用他们举荐的人才?

“陛下,不知您认为,满朝文武,谁可担吏部尚书?”欧阳永叔开口询问。

赵祯卖了个关子,并未直接说出人名,而是让他们看了一篇文章。

此文章名为《上皇帝万言书》。

韩章等人陆续传阅看起,边看边有讨论:

“财力日以困穷,风俗日以衰坏,根由在不知法度?此人,锋芒极甚。”

“方今之法度,多不合于先王之政...以孟子之说,观古今之失...想法不错,尚缺磨炼。”

“文章写得甚好,但也只是文章写得好,口气也大,说满朝诸公,只识治财不得其道,空口白话,谁都会说...”

“...”

初看时,他们只觉着文章写得还行,但写这篇文章的人,可能不行。

太爱说大话了。

你谁啊,就敢上书陛下,妄议国策?

还说我等不懂生财之道,只晓得开源节流?

然而,当他们看到文章里‘苟且因循之弊,合于当世之变’这句话之后,纷纷都是面色一变,

“好气魄!”

“因天下之利而生天下之财,并非一昧开源节流,的确也是個法子。”

“此人...确有改革之才!”

“...”

渐渐地,所有人都被这篇文章所吸引。

尤其是当中的一些内容。

比如,削藩、削爵,广开财源等。

那些士大夫们,更是看得津津乐道。

文章只是文章,太过理想化,难以推行。

但如果,连想都不敢想,还谈什么改革?

最终,韩章给予这篇文章一个较高的评价,

“写的不错,此人有文正公之才。”

但也仅限于写的不错。

“陛下,此人在文章中扬言,要对太祖之法全盘改制,是否太过激进了?”

韩章先夸一句,又引出内心堪忧,是要让赵祯慎重抉择。

赵祯笑道:“年轻人,有些锐进之心,有何不妥?”

“朕认为,此人,尚缺磨炼,所以,打算让其担任吏部尚书一职,跟着你们,多学习如何处理朝中政务。”

磨炼,然后担任吏部尚书?

那么重要的一个职务,是用来磨炼的吗?

听到这里,韩章等人便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。

这是为朝廷选拔将来的宰辅之臣呢。

韩章拱手询问,“陛下,不知此人姓甚名谁?”

赵祯语出惊人道:“王安石,字介甫。”

王安石?

听到这个名字后,韩章等人顿时释然。

原来是他啊。

庆历二年进士,随后一直在地方为官,颇有功绩。

前年本该升到京城,结果却自请到南方州县当了地方官。

当时被不少朝中大臣们所议论,都觉得他是个傻子。

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,专门跑到南边那鸟不拉屎的地方。

如今看来,人家有远见啊!

卫渊听到王安石三个大字的时候,也是极其震撼。

毕竟,在前世历史上,此人可谓名声赫赫。

没想到,在‘知否’的世界里,也有此人。

此人虽在仁宗一朝未得重用,但是,在仁宗下一任皇帝继位后,此人升官速度,犹如坐上火箭。

一路干到了宰执,随后一心醉于改革。

是个狠人。

如今,在这个背景似宋似明的知否世界里,不知这位王大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...

当赵祯说出名字的那一刻。

很多人都是明显一愣。

随后,韩章拱手道:“臣认为,让此人担任吏部尚书一职,合适。”

合适?

赵祯笑了笑,“此事就这么定了,朕已让王安石赴京,兴许还能赶得上年前大议。”

韩章等人齐齐作揖。

紧接着,门下侍郎司马君实突然开口询问道:

“陛下,王大人这篇文章写得是极好,可若冒然照此文章行改革之策,是否不妥?”

司马君实,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。

在大周当官,不认几个有名的祖宗,都担不起‘门第’之称,也难以给家中子嗣寻些好姻缘。

据说司马君实年幼时有神童之名,还闹出一个‘砸缸’的事,引得时人津津乐道。

这门下侍郎的职责,主要是掌管帝王宝玺与吏部一同管辖外官和流

最新小说: 五岁小萌宝:穿到古代当姑奶奶 解散是你,我御灵四大校花你哭啥 全网黑的我退圈当娱记后爆红了 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 疯了吧!这小子连国家的钱都敢赚 我的恋爱提示大有问题 九转妖神 天赋诅咒叠加无数层,外星文明都懵了 沙漠神女模拟器 剑来,我最强的守护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