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巷清风 > 都市言情 > 万事儒医 > 第一八七章 小结大悟

第一八七章 小结大悟(1 / 2)

满庭芳依次寻找,终于在第二排的第五个坛子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香味,低头看来,上面标注的文字是“桂菊齐芳“,下面有用毛笔小楷注有一行小字,字迹规整,几与印刷体乱真,这自然是波希哥哥亲笔题写的,

满庭芳凑近了细读,才知道写的内容是:菊花、桂花各5克,正山小种红茶,甘草2片,还有一种3克,满庭芳再看看标注的功效是:清肝明目,美容养颜、清热润肺、缓解压力。

“这个正是自己喜欢喝需要喝的,波希哥哥竟然用代表药名,保密意识还挺强的呢!怪不得让我用时找他,原来有一味药是在他的心里的,只有到了制作时,波希哥哥才临时加进去的!“

波希哥哥太聪明了,他的这个办法简单的很,也是最有效的,比其他的什么保密措施都管用。

满庭芳取了一些,放茶壶里,煮了些热水冲泡,眼看着茶汤在玻璃茶壶里慢慢的变化成琥珀的颜色,才给自己倒了一杯。满庭芳半躺在沙发里,慢慢饮用,管他有没有的,先喝着这些也不赖。

望着这神奇变化的茶汤,品着幽香无比的茶香,满庭芳暗自思忖,觉得她对波希哥哥或者波希哥哥对她其实还远远不够了解。

她们相逢后的感是从小时候离别时的那个时点上开始增进的,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履约一样共同面对所有的事了。

在漫长相隔的四十年岁月里,波希哥哥是怎样度过的,自己是如何经历的,这些详细的具体的情节,他们彼此都还不知道。

不是不愿意知道,而是忙碌的生活让他们相聚后没有时间来倾听和叙述,这让他们看彼此犹如隔了一层网纱,虽透明,但却朦朦胧胧。

想必波希哥哥看待自己也是一样的感觉吧?

这四十年,正是自己长成的关键四十年,波希哥哥无从见证,他一定很失落吧

满庭芳四顾这间茶室,清幽芬馥,几柜古朴,桌子上还有文房四宝,茶柜上还摆放着几种量器,这里嫣然一个古代文人的书房。

满庭芳虽然也来过这茶室饮茶,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仔细打量它,看着那些量器,她似乎看到波希哥哥在此忙碌着调配各种药茶的身影,她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,这里正是波希哥哥完全自我的一个时空所在。

她想象他独自在茶室中品饮各种药茶,调配各种药茶的情景,心里感激起这间茶室来。因为如果没有它,波希哥哥那颗心该如何安放?

她来到桌椅前,翻看他桌上摞着的一摞书本。一本一本翻看起来,她想看看,波希哥哥的闲暇是如何打发的。这也是加深对他的了解的一个途径。

有制茶心得,有茶经典籍,有书画艺术欣赏,还有一本诗集。

“还喜欢诗啊!波希哥哥真有意思!”

满庭芳怀着好奇之心,打开这本名叫“石君”的作者写的,书名为看不见的孤独的诗集。

第一首诗题目为“月夜”,竟是四句古体诗:

古窖有好酒,

偶尔独斟酌,

摇呼寒山月,

来与我同歌。

“呵,有点李白的架势。是挺孤独的。”

满庭芳轻喝了一声,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来,这位石兄的诗与他的诗可谓异曲同工。

继续翻开第二页,见到的第二首仍然是古体诗,题目是登天台:

独步天台山,

春深亦觉寒,

举首无归路,

低头亦湿衫。

“呵,这首是从李白的静夜思里脱出来的。怎么像过去被流放官员的怨调恨语了,其孤独请愁的意境倒是更甚了!“

满庭芳捏着下巴想,再看第三首,名为秋夜,倒是现代诗的格式,满庭芳轻轻地读出声来:

“星空

繁星点点

月亮

却躲了起来

为什么

难道

还不愿意

释放些

孤独”

“哦,这还差不多,是想从孤独里出来了!”

满庭芳继续翻看,也都是些浅咏低吟孤独寂寞的诗,满庭芳边翻看边想:

“看不出来,波希哥哥还喜欢这样的诗,难道这是他的内心独白?这位石君又是何人?”

满庭芳看这诗集也不算是薄,应该也是位真正的诗家,可词句内涵浅显,又不像是名家所为,波希哥哥这是从哪里得的?

满庭芳又观察诗集细处,但见书页边沿有些轻微的磨损,前半部分已经软化,说明经常翻看,而后面纸张还比较挺括,应该是还没有读到吧。

满庭芳随意地又从后面的诗里随便挑了一页,这首题为问的诗,更有意思,就像是三四十年代书生说话:

白鸥问我泊孤舟

是身留

是心留

心若留时

何事深深锁眉头

我叹桃花自飘零

为谁落

为谁开

若有所钟

为何半随流水半入尘

“我的天,怎么又成了林黛玉了!”

满庭芳觉得心情沉重起来。这本诗集真是名副其实,随便找出一首,先不论好坏,就是其表达孤独寂寞的心境,都是豁然

最新小说: 我靠破案爆红娱乐圈 参加规则怪谈,谁按套路通关啊? 我,美国医生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四合院:大国工匠 我的老婆是灯神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生活型神豪 我的美女老板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