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四巨头(2 / 2)

,四大洋行中只有他们这些年没走下坡路,反而越来越壮大,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。”

包玉钢接茬:“我和佳成拿下‘和黄’和‘九龙仓’都有一定契机,太古的契机在哪儿?我是没发现。”

倘若有机会拿下太古,他们自然不会错过,一为财富,二为……一口气!但假如对方浑如铁板一块,他们也不会傻到去踢,痛的是自己的脚。

“我知道机会看起来不明显,不过现在金融风暴席卷,已经是最好的契机了。”

李建昆目光如炬说:“而且我们还能联手创造一些机会。太古再有实力,我也不相信它能抵挡得住我们四家的联手。”

包玉钢端起青瓷茶盏抿过一口茶后,问:“你就说吧,假如这一仗要打,你能拿出多少资金?”

商战,说到底,拼的还是钱。

“昆兰”批量做空英资企业的事他知道,显然使用了高杠杆,同时正如刚才董浩芸所言,他也清楚这是家皮包公司。他想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大底蕴,够不够资格发起这场“战争”和主持今天这场对话。

“我现在能拿出三十五亿港币,不过其中有十四亿是债务,三亿是董老的,另有十一亿是民众的,8月1号要兑付。”

李建昆十分坦诚,将老底自揭干净,合作诚意满满。

这些钱正是太古银行交割给他的做空收益,外加“东方快车”理财产品筹措出的本金——原本这笔百亿做空,按照他的预测,利润会在五十亿港币以上。

等于说希伯来整出的这起幺蛾子,让他亏损超二十五亿港币。

包玉钢眼眸明亮,直到此时才正视起这年轻人,将他当成一个级量的存在。要知道,他拿下九龙仓也不过动用了约五十亿港币,其中二十亿是借款,也就是说他当时砸锅卖铁只筹集出三十亿港币自有资金。

拥有百亿市值的产业,与拥有多少流动资金,完全是两种概念。

旁边的李老弟还有没这小子富裕,哪里掏得出三十五亿现金?

李佳成同样眼前一亮,笑着说:“建昆是吧,不如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
李建昆将思虑好的计划娓娓道来,别说包玉钢和李佳成,连董浩芸都听得一怔一怔的——确实有几手好活儿。

不过最后仍然要赤膊上阵。

属实没有更好的办法,如同包船王对九龙仓下手时,大股东怡和只占九龙仓20%不到的股份、李超人拿下和记黄埔算是汇丰大班沈弼的以桃报李不同,施怀雅家族对太古洋行拿捏得蛮稳。

任何计策只能创造出利于己方的条件,最终势必要开启砸钱战。

“三位认为什么生意最赚钱?”李建昆扫视过三人,突然冒出个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。

董浩芸率先答话:“依现在的港城来说,显然是房地产。”

包玉钢打趣道:“当然是写在刑法里的门路。”

李建昆含笑不语,视线落在李超人身上。后者思忖少许后,说:“垄断。”

要不然你能一枝独秀金刚不倒呢……李建昆心头感慨,点点头道:“没错,垄断。太古洋行旗下的‘国泰航空’控制着港城的八成航空业市场,近乎垄断;旗下又有港城瓶装业务公司,与可口可乐有长期发展合约,这是真正的垄断。

“改开之后大陆的变化,三位肯定有目共睹,我说大陆正在逐渐向一个超级庞大的新兴市场转变,三位应该不会反对吧?

“那么你们想想看,在不远的将来,被大陆视作桥头堡的港城,每日的进出关客流会是多少?背靠十亿人的大市场,可口可乐会多么畅销,与他们有战略发展计划的太古瓶装业务公司,要开多少家工厂才能满足供应?”

包玉钢、李佳成和董浩芸,皆是眼眸大亮。

李建昆突然插进这么一个问题,正是要让他们明白:无论现在砸多少钱拿下太古,相对于未来而言,都是件一本万利的事。

没有什么比垄断更赚钱。

而太古洋行旗下已经有两个垄断生意,甚至于他们的糖业公司也控制着珠三角地区过半的市场。

“退一万步说,即使收购不成,按照我的计划,从太古洋行身上狠狠啃下一块‘肉’,有问题吗?”李建昆循循善诱。

董浩芸发现两束目光探过来,爽朗一笑说:“甭看我,没下定决心我会邀你们过来?”

包玉钢和李佳成相视而望后,后者开口说:“兹事体大,事发又突然,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,才能定夺。”

消化是假,但事情确实很大,他们要仔细推演,权衡清楚利弊,还要做进一步沟通。所谓不打无把握的仗。

李建昆微笑颔首:“好。我会起草好合同。”

这种规模的商战,任何一方临阵脱逃或临时反水都是致命的,同时也要提前做好利益分配,避免成事后“分赃不匀”,窝里斗。

最新小说: 花都大仙医 大明老六:刚穿越朱元璋杀疯了 病秧的我,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 顶不住了!前夫天天把我摁墙上亲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,但是不多! 末世天灾:开局救下双胞胎校花 圈中藏局 蓝色地球之梦 让你做游戏亏钱,结果你真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