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巷清风 > 都市言情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两百一十一章 开心的王安石

第两百一十一章 开心的王安石(2 / 3)

颐发呆的样子,就知道程颐在想什么?

顿时就调侃起来:“正叔是不是在想文宽夫为何如此?”

程颐下意识的点点头。

张方平大笑道:“还不是子孙不争气,却又想着维持他文家的富贵!”

“当年向文简之父,见诸子庸碌,忧心将来,于是在母丧之时,悄悄的瞒着他人,将其母葬在一块方士说:绵绵之岗,势如奔羊,稍前其穴,后妃之祥的百姓菜地里!”

“以老夫之见,文宽夫如今也就是没了老母,不然搞不好,也会有样学样!”

程颐听着,忍俊不住的笑了起来。

这桩公案,他也听说过。

据说当年,向家人不止是悄悄葬母,还是趁夜无人做的事情。

结果,那个百姓天亮到自家菜地一看——呦呵!

多了个坟头,怎么回事?

他自然不干,和向家闹腾起来,官司打到了开封府。

这案子最终还是时任的开封府府尹晋王后来的太宗皇帝断的——令向家十倍给菜农地价补偿,且绝不许向家人在坟茔之外的地方,坏人家的菜地。

毕竟,人家埋都埋了,难道还能挖出来吗?

这不是逼着人家做不孝的事情吗?

据说,向文简就是在其祖母下葬后的次年出生的。

如今,那个向氏祖坟周围的所有土地,都已经被向家买下来了。

向家甚至在其祖坟附近,建了寺庙,供奉菩萨,延请高僧日夜念经祈福。

此事,汴京城里如今可谓人尽皆知——向家真的出了个皇后!

连带着汴京城里的风水先生们的生意也好了很多。

每年都有人想着将去世先人葬在吉地,保佑子孙出个宰相或者后妃、皇后的人。

至不济,有个进士也了不起!

程颐笑完,就对张方平一拜,问道:“节度在上,如今少主在朝,两宫听政,征辟在下为集英殿说书……”

“在下惶恐,亡兄临终也曾上遗表,举荐在下为少主经筵官……并交代了很多事情……”

程颐将自己亡兄临终时的嘱托原原本本和张方平说了。

张方平听完,感慨道:“伯淳,真君子人物,忧国忧民之心,当代已无多少人可及!”

便对程颐道:“伯淳所言老夫以为甚好!”

正好两宫都在头疼,少主以后读什么书?更害怕少主自己去读王安石的那些奏疏。

所以据说几乎是连夜趁着少主睡着了,将福宁殿内那些署名王安石的奏疏、书籍、文章,统统送到了崇文院里。

更给崇文院的官员下了死命令——若官家旨意,取任何与王安石有关之文字者,必先请示老身与皇太后,得老身、皇太后旨意方许敬献!

可是,这些都只能防一时,防不了一世!

少主太聪明了,又几乎过目不忘!

随着他一天天长大,也一天比一天自信、成熟。

他迟早有一天,将真正君临天下。

到时候,谁拦得住他去看王安石的书?

甚至,他就算召回王安石。

谁又拦得住?拦得了?

天子,至高无上!皇权,百无禁忌!

熙宁初年,神宗皇帝就顶着朝野内外和宗室外戚的一致反对,强行开始了变法!

自熙宁至元丰,没有任何人拦得住、劝得了!

这就是皇权!

只要天子表现出,他可以执掌权柄,同时具备独力施政的能力。

那两宫想不撤帘都难!

何况,两宫怎么可能恋栈不去?

向太后怕是巴不得这位少主早点长大,早点亲政!

然后她就可以在宫中颐养天年!

太皇太后大抵不敢,更不可能霸占权力。

高家、向家,现在可都指着这位少主未来亲政后推恩,让他们和他们的子孙继续富贵!

所以,程颢的建议,确实是如今唯一可行的路。

堵不如疏啊!

于是,张方平对程颐道:“如今,文宽夫或者别的什么人,大抵是不敢也不愿言此事的!”

“老夫就没什么牵挂了!”

他这辈子,该有的荣誉全都有了,该得的待遇,也是一个不少。

子孙也孝顺、懂事,虽然看上去不像能做官的模样。

可哪里能事事如意?

他现在黄土半截都要埋到脖子了。

自然也就不在乎,其他旧党大臣对他的议论、指责和攻讦了。

张方平知道,这或许是现在唯一的解!

用李觏来解王安石的毒!

“正叔!”他看着程颐,正色道:“老夫欲以正叔所言伯淳临终之事,上表两宫……正叔可愿附署?”

程颐自然没有意见,甚至非常感动,立刻就大礼拜道:“彰德高义,某谨代亡兄谢之!”

张方平笑了起来:“正叔不必多礼!”

“是老夫该谢伯淳!”

“若非伯淳,此事一时恐怕根本无解!”

为了想办法,解决这个麻烦,从七月开始,经筵都已经暂停了。

对官家的说辞自然是——先生们正在商议,为官家重选经典。

最新小说: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昭和美人录:肆虐在泡沫时代 你好,神秘法医[福尔摩斯]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穿到北宋捞苏轼 乡村修真小仙医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[快穿]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佛系神医:腹黑世子,甩不掉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